學習英文與了解天下事,為什麼要讀時代雜誌呢?

閱讀世界新鮮事的人所擁有的國際觀是非常驚人的

當你開始閱讀time時代雜誌增加英文閱讀能力,同時也可以提昇世界觀

因此無論出社會還是在學時,推薦學英文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大量閱讀time時代雜誌

藉此提高外文的閱讀理解能力,提高英文文章與新聞的理解力,time時代雜誌是一個非常好的讀物!

因為這本雜誌所囊括世界各地最新的奇人異事,可以讓眼界變得更寬廣

而且許多最新片語詞彙,不見得你在字典可以找到,很多都是新創名詞

讓你的頭腦可以跟著世界的巨輪一起前進

只要閱讀1-2個月,你會發現你看原文的速度至少快上2-3倍。

除了TIME雜誌外,經濟學人,科學人,國家地理中文都很推薦

下面的介紹,可以讓你快速了解雜誌的特色

↓↓↓TIME雜誌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↓↓↓

PTT鄉民限量,團購,限時,週年慶,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禮物,優惠,特價,開箱,比價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,活動,好評,推薦

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01網友哪裡便宜,採購,優缺點,試用,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好用,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CP值,經驗,好康,集購,下殺,免比價,去哪買?,

名人推薦介紹,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部落客,排行,體驗,精選,限定,折扣,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折價卷,ptt,蝦皮拍賣,Dcard推薦評比開箱

選購指南!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這新知
如何選購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這新知
新手選購有技巧!部落客大推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這新知
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好用
這個這新知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你不能錯過
熱門的手機or相機,5000預算怎麼選?好用?如何選購

↓↓↓下方有其他推薦產品與服務讓你選喔↓↓↓

熱點新知搶先報

 

在攻攝後臺,小北我時常會收到類似這樣的留言: ● 5000元的預算,該怎麼選拍攝設備? ● 我還是個新手,現在的階段是該選手機還是買相機? 5000元,的確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價位,在這個價位你可以買到旗艦機級別的手機,但是換成相機卻只能是入門級的型號,甚至還沒有特別多的選擇... 那麼,究竟是選擇更好的手機還是一般般的相機,這就成了大家難以抉擇的問題 我想,我們不妨做一次這樣的分享,通過一次對比,一些分析,讓大家自我判斷,做出選擇~ ... 5000價位,手機這邊的選擇可就多了,尤其是今年各家幾乎都有了上探到5000元價位的機型,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,我們最終選擇了iPhone11。 ... 一方面對於iPhone的影像表現大家都比較熟悉,更容易理解下面的一些對比。 另一方面,iPhone11對於iPhone11系列整個產品線而言,並不是最頂級,畢竟前面還有超強三攝系統的「愛瘋伊萊文潑漏麥克斯」啊 非頂級的手機去對應入門級相機,應該會更能說明問題 ~ 當然,主要還是因為在第三方平臺,iPhone11的64GB版本售價就在5000左右,128GB也有5500左右可以拿下的 下面看相機這邊! 在相機陣營這裡,選擇雖然不多,但是每個的特點都非常的鮮明,例如佳能的850D和索尼的a6300,一個側重拍照,一個側重視頻。 ... 考慮到大家現在越來越多的視頻拍攝需求,我們就毫無懸念地選擇了後者,視頻能力很強,拍照也不差的a6300 ~ (絕不是因為我們剛好手上只有6300... ) 如此,雙方雙手就位了 ~ ... ... 索尼a6300雖然是幾年前發布的機型,但是在素來以「擠牙膏」聞名的相機圈,技術更新速度一直以來也讓人無法恭維。 和手機發展相比,這發展速度簡直連尾燈都看不到 ... 所以,即便是今天,a6300放到一眾5000檔位的入門相機中,也並不過時,依舊有一戰之力。 甚至,其搭載的4K超採樣的視頻錄製功能,如今也沒有多少相機支持。 而iPhone11這邊,作為去年發布的機型,不同於國產手機廠商激進的硬體配置,蘋果一直都是維持著自己的步調,憑藉著自身的出色的算法,素有「超一流穩定性」的雅號。 ... 為了幫大家更好地了解兩者之間的差別,此次分析,我們會直接從拍照、視頻,以及拍攝體驗三個角度進行對比。 ... 雖然是橫向對比,但我們也別太欺負iPhone11了,畢竟兩邊的差距擺在這,無論是傳感器尺寸還是單位像素大小,iPhone11對比a6300沒有任何優勢 ... 兩者傳感器尺寸大小對比 如果一個拿的是一刀99級的屠龍刀,另一個等級再高,空手也沒有辦法硬碰硬啊... 所以我們並不會追求極端條件的場景, 而是挑選幾個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拍攝環境進行對比,例如室內拍攝、逆光拍攝、夜景拍攝。 ⚠️ PS:本文中所有樣片均為原片直出,未經任何後期。 I 室內環境 拍攝環境的光照條件屬於中等水平,沒有明顯的強弱光差別,雙方都能有充足的進光量。 ...相機 ...手機 成片效果乍一看,二者的表現似乎是不分伯仲,都有著準確的曝光,細節呈現的也相當不錯。 ... 但是我們放大了看,雖然手機觀看更加明朗,但如果你點擊圖片再次放大,會有些許失真,在「數毛效果」上,iPhone11就會處於弱勢了~ 案例中的拍攝距離較短,所以差距還不算大,若距離較大,結果會更加明顯 ~ ... 同時在色彩的還原上,兩者也呈現出了不同的差距。A6300的更加還原一些,而iPhone11則看上去顏色更「冷」一些。 註:這裡相機稍顯模糊,是因為光圈較大,呈現了一定的虛化。 I 逆光拍攝 逆光拍攝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大光比場景。 大光比場景下,考驗的是拍攝設備的寬容度,寬容度更高的的設備可以通過後期把細節重新找回來。 ...相機自動模式 ...相機手動模式 ...iPhone11拍攝 我們先看相機自動模式下拍出來的照片,對焦位置為人物臉部,為了保證對焦點的正確曝光,天空的高光處就過曝了... 相比手動模式下的照片,我們知道可以進行後期調整,所以在曝光時選擇保留高光處天空細節,人物臉部就略顯曝光不足 而iPhone 11的成片卻同時保證了人物臉部的正確曝光以及天空高光處的細節。 ... 天空細節的明顯差距 是不是很意外? 這是iPhone11搭載的Smart HDR功能發揮功力了。 Smart HDR會在你按下快門的瞬間自動拍攝多張曝光不同的照片,通過算法合成,來獲得十分準確的曝光。 HDR算法對於手機來說屬於基本操作,只是在效果上iPhone做的是最出色的。 當然,相機這邊強大的寬容度能讓我們通過後期來獲得正確曝光,甚至能得到比手機更好的細節。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你會後期的前提下,這雖然不難,但對新手來說無疑需要學習成本,不如手機來的方便直接。 I 夜景拍攝 最後我們對比的是夜景拍攝,蘋果在iPhone11中終於加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夜景功能,對比a6300相機也總算是有了一戰之力。 在相機的夜景中,出現了與大光比環境同樣的問題,如果我們對焦主體時,為了保證正確曝光,高光處因此有了一絲過曝。 相比之下手機就看起來好了許多,哪怕是畫面中直接出現了光源,整體的高光壓制也出的非常完善。 ... 不過在色彩的還原上,手機對比相機再次展現出了差別! 可以看到旁邊相框中的畫,iPhone11再次出現了一定的偏黃現象,而A6300則更加還原一些。 我們再來一張暗光環境下的對比: ...相機 ...手機 這兒就體現出了明顯的差別,比起相機,iPhone11的照片整體更加明朗。 但仔細看,iPhone並不是單純的通過增加曝光來提升亮度,在暗部依舊暗,而亮處適當提升亮度,從整體上依舊保留了夜間的氛圍。 當我們再次用iPhone11拍攝時,點擊螢幕中的高光處進行重新測光後,得到了一張「更像黑夜」的夜景照片。 ...手動測光 ...自動測光 由此可以看出iPhone11的測光策略,當處於完全自動的情況下,優先以拍的到為準則,適當提高曝光,保證不錯過你想要的精彩內容。 選擇手動測光時,將會以焦點處為優先曝光點,進行針對性的拍攝,類似與相機的「點測光」模式。 I 附加功能 如果上前面比拼的都是硬實力,那下面我們不妨來比拼一下軟實力。 索尼A6300作為一臺相機,它充分做到了自己作為相機的本分,基礎實力非常過硬,各項功能都可以說是為了拍攝更加優秀的作品而準備的。 雖然現在新出的相機也逐漸加入HDR、延時拍攝、雙重曝光等功能,但還無法達到像手機上那麼方便易用的程度,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。 更多的還是需要我們在電腦上去進行後期調整。 而iPhone的優勢在於它首先是一臺手機! 超強的仿生處理器加絕佳的算法加持,讓它存在著更多的玩法與可能性,同時也能夠輔助我們糾正一些失誤。 例如超取景框拍攝可以在我們使用主攝拍攝的同時,用超廣角鏡頭記錄更廣的畫面。 ... 這樣,我們就有了重新來過的機會,無論是調整畸變還是重新構圖,修改一下就能讓廢片變大片。 還有Livephoto功能,它能把我們錯過的瞬間重新還給我們,不必為錯失良機而一直遺憾。 ... 這些對我們來說無異於是「後悔藥」一般的存在。 手機聰明的選擇了開闢第二戰場,雖然在硬實力上無法與相機正面較量,但是憑藉這些方便好用的的新功能,也能和相機有一戰之力。 最關鍵的是手機也一直沒有放棄增強自己的硬實力,經過不斷得發展,手機最基礎的影像能力也得到了顯著的增強。 兩手都要抓,兩手都要硬。 沒準兒,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看到一英寸大小的手機傳感器。 ... 今年開始,手機的視頻能力也逐漸被各大手機廠商重視,下半年發布的新機中,有很多機型主打視頻防抖等功能。 就iPhone這邊而言,一直以來視頻方便就做的很優秀,而11這個系列直接推出了前後所有攝像頭全部支持4K 60幀錄製這樣的神級功能 Vlog作為一種分享生活的方式,也逐漸被大眾所認同,那麼a6300這樣的視頻高手和手機,誰能成為普通人手中最佳的Vlog設備呢? I 防抖 Vlog視頻中最常見的就是邊走邊拍攝,好的穩定效果是拍一支優秀vlog視頻的必要且充分條件。 雖然我們可以藉助於穩定器達到理想的效果,但是一方面攜帶穩定器增加了額外的空間,為出行帶來負擔。 而且,重量增加也不利於長時間的錄製... ... iPhone11搭載了「影院級防抖功能」,這防抖效果用一句「穩如老狗」形容絲毫不過分。 不過若是面對一些劇烈運動的場景,那也還是會顯得吃力。 ... 老話說得好,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... 由於a6300機身不具備防抖性能,因此防抖性能上可以說是被iPhone 11給完敗了。 不過,放眼所有相機中(不算運動相機),能和手機穩定性能打成平手的估計也不存在吧。 為什麼? 這裡需要先簡單聊聊視頻防抖的原理。防抖分為光學防抖與電子防抖,光學防抖從物理上實現輕度的防抖效果,手機上的視頻穩定效果更多的是通過電子防抖來實現的。 而電子防抖會對畫面的進行大幅度的裁切,造成一定程度的畫面內容損失和畫質降低。 ... 但相機追求的往往就是極致的畫質,若是只為了防抖效果而去損失畫質,這明顯是自討沒趣啊 所以,相機廠商們也更傾向於大家搭配穩定器來進行拍攝。拍視頻時,相機與穩定器合體,才是正確的使用方法。 不過今年開始,我們陸續看到了相機陣營的一些變化! 一些專門定位為「視頻機」的相機,比如富士XT-4,搭載了很不錯的機身防抖,配合鏡頭防抖、電子防抖,整體的防抖效果非常搶眼! I 自拍 既然是拍攝Vlog,那一定少不了鏡頭面對自己講述的方式,這時候手機和相機就有了明顯不同的變化 ... 手機由於前置攝像頭的存在,在操作使用方面沒有太多的變化。 而且iPhone11系列前置這次做了很大的升級,不僅改變了傳感器,提升到了1200萬像素,增強了動態範圍(感知非常明顯),還加入了4K60fps錄製等等。 而a6300這邊,想要自拍只能旋轉機身,再加上a6300並不具備翻轉屏的功能,沒法實時觀察拍攝內容,這個問題相當嚴重。 此外使用相機進行自拍,在鏡頭的選擇上也有一定的要求。 就算是普通的24mm廣角鏡頭,經過APS-C的畫面裁切後,等效焦段也接近36mm,無法實現一個很好的自拍效果。 所以,我們一般需要採用起始焦段為12-16mm的鏡頭作為首選~ ... 當然實際使用不會這麼的粗暴直接,至少會加上可以收攏手持的小支架,但哪怕是直接這麼拿,相機加上鏡頭也有500多克的重量(相當於一瓶礦泉水的重量)。 ... 同時,受限於焦段,我們還必須要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舉著相機,時間一長絕對吃不消,不服氣的同學也可以試試相同姿勢舉一瓶礦泉水。 嗯,沒有一雙鐵打的麒麟臂,想要拿著它到處自拍,咱們還是洗洗睡吧 I 對焦性能 有時候,Vlog更強調在生活中的意外探索與發現,此時「拍得到」遠比「拍的好」更加重要。 ... 像上面那樣遲遲對不上焦絕對是一個讓人頭疼的情況,等相機「拉完風箱」,或許能拍的畫面早就消失了。 想拍的畫面沒有拍到,這絕對是讓每一個人都會後悔的事 更快地進入拍攝狀態,隨時幫你記錄下你想要的畫面也就成了一部優秀的vlog設備另外一個必備條件。 ...相機 ...手機 整體來說,兩者在對焦性能上都是相當的出色 ~ a6300繼承了索尼優秀的自動對焦性能,對焦速度上還真沒有讓人失望 除此之外,索尼的人臉識別對焦也非常值得我們一說,如同字面意思,他能自動識別人臉並進行追焦。 ... 在所有相機品牌中,索尼的人臉識別妥妥的第一梯隊,精準識別,穩定跟焦,能為我們的拍攝過程剩下不少麻煩。 而後續的索尼機型,還有人眼識別,超級好用!!!(此處三個嘆號) 而iPhone這邊也不差,同時iPhone11手機的特性還支持觸屏對焦,自由度明顯更高一些,操作更方便,想要哪裡點哪裡~ 對了,現在在一部分的手機中也實現了人眼識別對焦的功能。若是手機廠商們有心,從算法的角度,手機上的AI算法比相機更容易實現這類功能。 ... I 畫質 當然,既然是拍視頻,我們也不能拋開最核心的畫質。 因為動圖並不能很好的展現畫質上的差距,所以這裡就用視頻截圖來代替。 ...手機4K ...相機4K超採樣 不得不說,a6300的4K視頻超採樣在入門相機中簡直就是一種降維打擊。 其他品牌上中高端機型都沒有的功能,放索尼這僅僅入門級別就能夠體驗到。 就好比小學生提前學會了高等數學,而隔壁的高中生卻一臉懵逼 ... 放大局部的細節,哪怕同樣是4K,但是兩者在畫質上就是有著肉眼可見的差距。 畫質這一部分我們放到視頻對比的最後,那是因為這既可以說是最重要的,也可以說是最不重要的。 不重要是因為,對於手機來說畫質往往「夠用」就行,現在流行的的短視頻內容,畫質甚至達不到1080P的清晰度,但大家依然可以看得不亦樂乎,不是嗎。 ... 重要則是對於相機來說,畫質很多時候就決定了很多~ 所以畫質其實更多的取決於你拍攝的這個視頻目的是什麼 ~ 如果是商業項目,那你一定會用更好的相機拍攝,而如果是記錄生活,那手機的畫質已經足夠好了 ~ 因為Vlog的本質其實並不是多麼炫酷的運鏡、多麼炸裂的畫質,它是我們一種記錄生活的視頻載體,而這就意味著你需要隨時帶著自己的設備 ... 有多少人願意每天隨身帶著厚重的相機出門呢?應該並不算多數吧 ... 手機則恰好相反,畢竟,影像記錄與創作那只是兼職,移動終端才是它的本職 所以,這就讓手機擁有了成為Vlog設備最有利的條件 —— 便攜貼身。 I 小結 再次對比手機與相機的差別,能夠發現和拍照差不多的結論,手機在絕對畫質、後期空間等方面並不如相機那麼出色。 但是在便攜性、防抖、初始寬容度、及易用性上,手機幾乎做到了自己能達到的極致。 相機有一定的門檻,但花時間熟悉設備、學會拍攝與後期之後,你可以做的更好; 而手機沒有門檻,一切都以「智能化」、「自動化」為目標,拿起來就拍,可以讓新手更好的去關註記錄的內容本身。 ... 就好像以往手機拍視頻最怕的視頻寬容度問題,在iPhone11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,我們不需要去找開關,因為蘋果壓根兒就沒給開關,他們相信機器會比一個普通人對於光線的判斷更加準確 ~ 你只需要輕輕一點,拍攝你想要的畫面,在各種算法的介入後,手機會自動對你的照片、視頻進行優化,得到比相機直出更討人眼球的畫面。 ...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兩者操作上手的難度,也就是使用體驗。 不用多說,索尼被戲稱為理科男思維的菜單,哪怕是一些老用戶,也不時的會迷失在這繁複的菜單之中 對比iPhone11上連專業模式都沒有的簡介設計,結果一目了然~ ... 蘋果對於自身的智能HDR功能、Deep Fusion、夜間模式、鏡頭同時協作等有著相當的自信,他們相信經過無數次的深度學習,機器會比我們判斷的更加準確。 所以,就像前面說的,蘋果甚至沒有在相機菜單中為我們準備這些功能的開關,而是藏在了系統設置里。 ... 這一點到底算好還是不好,就留給各位自行判斷了。 下面用一個簡單的4k拍攝來進行舉例: 在iPhone11上,當你想要拍攝4K是屁,只需要一步!點擊右上角的按鈕就能輕鬆切換。 ... 而相機上,我們則需要更多的步驟來進行實現... ... 當然,或許會有人提到相機上有著更加豐富的按鍵,可以通過自定義的快捷鍵實現一鍵調整參數的效果,但是這同樣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。 所以,這一趴,手機贏得很體面... 希望相機廠商們也能夠多學習手機廠商們的產品思維,把菜單做好... 至少,在普通消費級的相機中做好這一點吧 ... 相機受限於預算,只能夠使用套機頭來進行拍攝,無法展現自己的最強實力。 當它用上更好的鏡頭時,配合更好的後期,將會有更多的可能性,拍出更好的效果。 而手機這,總結一下就是「硬體不夠,算法來湊」,或許我的實力並不如你,但我就是比你更「好用」,比你更方便。 ... 回顧手機的發展之路,傳感器從1/2.8英寸發展到如今的1/1.28英寸,僅僅用了三年。 三年時間,對於相機來說,可能只是一代相機的更替。說不定幾年後,手機影像的發展就還會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未來的事,誰又說得準呢? 對於手機與相機之間的關係,我認為它們也許將不再是上位與下位替代之間的關係。 而是一種差異化的選擇,你想要易於攜帶,隨手可拍,簡單的後期,快捷的社交分享,那手機會是你的第一選擇。 如果你對畫質、顏色等各方面有著更加極致的追求,並且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(很重要)進行後期投入,相機給你的會是更加廣闊的操作空間。 ... 就像遊戲一樣,有人喜歡緊張刺激的槍戰遊戲,有人卻更喜歡休閒輕鬆的經營模擬遊戲,也有人更喜歡燒腦的策略遊戲。 ... 當然,對於剛剛愛上影像的朋友,我們還是極力的建議先用手機去拍攝,因為使用手機拍攝,你可以不用糾結鏡頭的搭配,去考慮手上的設備有什麼不足。 我們可以更加專注於拍攝內容本身,按下快門,剩下的一切,手機都會自動幫你解決 ~ 也許談不上多麼偉大的創作,但記錄生活本就無關偉大 ~ 也許有一天,當你想要更專業的影像創作,而手機已無法滿足你時,再選擇入手適合自己的相機,一步到位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 回到最初的問題,你現在知道自己的答案了嗎? 晚安~ 轉載請聯繫微信LH_AYY 還在糾結改選什麼設備嗎? 不妨留言告訴我們,我來給你做參考~ 秋梨膏!點讚關注評論,給社裡加雞腿!

 

D15RF15FVFR5RR151EFE

 

 

文章來源取自於:

 

 

每日頭條 https://kknews.cc/digital/r64agno.html

如有侵權,請來信告知,我們會立刻下架。

DMCA:dmca(at)kubonews.com

聯絡我們:contact(at)kubonews.com


國際書展國家地理雜誌苗栗哪裡訂2020年時代雜誌台北哪裡訂國際書展探索頻道雜誌優惠訂閱價格2020年雜誌收書時間新竹哪裡訂
2020年美國時代雜誌苗栗哪裡訂 41歲高圓圓產後復出,和趙又廷一起現身,身材也恢復的太好了2020年國家地理雜誌台中哪裡訂 麥片誰還泡奶啊!這樣做飽腹不胖還營養,太解饞了!2020年雜誌收書時間高雄哪裡訂 哈勃發現一個正在「吃」恆星的黑洞,質量是太陽的5萬倍國際書展富比士雜誌桃園哪裡訂 親測有效的去黑頭粉刺,不復發,治好了多年的黑頭粉刺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f84jw44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